2012年他蝉联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中国首富,在刚刚揭晓的BrandZ全球最具价值品牌榜单中,百度(NASDAQ:BIDU)的品牌价值比2011年提升8%,一举成为亚洲排名第一的科技品牌。公司业绩也处于新一轮爆发,2011年营业收入145亿元(人民币),2012年第一季度42.62亿元,百度在庞大体量之下,仍能保持70%-80%的增速。 炫目的数字背后难以躲避的是“荆棘冠”的痛苦。竞价排名事件、百度文库的版权风波,百度大部分的真实使用价值被愤怒裹挟、淹没。 从百度的收入结构看,过于单一,2011年145.1亿元人民币的营业收入中,99.8%来自搜索技术带来的网络广告。换句话说,搜索兴,百度兴;搜索亡,百度何去何从? 业界更为担心的是,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平台大势所趋之时,百度是谁?如何顺势而为?“网络女皇”、前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玛丽·米克(Mary Meeker)在2010年的Web 2.0峰会上发布报告称,移动互联网当下的发展速度是1994年网景公司诞生时传统互联网速度的8倍。用户在向移动互联网迁徙,更多人通过应用而非网页访问互联网。随后,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属性的平台开始兴起,互联网的信息以“人”而非话题、分类重新组织,搜索逻辑和社交逻辑似乎大相径庭。大公司们都在建造自己的开放平台,口味挑剔的用户更自由地挑选入口,他们的垂直需求,比如图片、应用、视频正在以不同的形式被满足——不一定要通过搜索。 除此之外,人和形势同等紧迫,百度内部也在面临一场变革。几年间高管离任的消息从未停止过,眼下百度刚刚配齐高管团队。因为需要保持“小公司”一样的活力,它采用极为扁平的管理体系。腾讯、阿里巴巴都曾这样,它们后来遇到了2万人“诅咒”,在这道门槛之前,再天才的创始人、再优秀的团队,都难免徘徊与盘整。现在百度已有17000多名员工,按它以往的增速估算,突破2万人就在几个月后。 应对如此多的麻烦,百度帝国的扩张回到原点“搜索”,一切以简单的“框”展开。但在互联网无可避免地快速更迭中,百度的进化曲线愈发偏离业界的逻辑,到底这是征服新时代的捷径,还是百度被牢牢地束缚在“框”中?对比Google,其早已脱离了对“搜索”的单一依赖—邮箱和安卓平台是其发力点。 搜索是百度的围城吗?百度团队如何突围? (节选:中国企业家 作者:袁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