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82-9909
媒体观点
Media View

“如果一个产品,让司机、出租车公司和乘客都得益,政府为什么要禁止它?又何必担心赚不到钱?”面对纷纷扰. . .

首页 >
《福布斯》:打车应用有未来吗?
标签: OA系统   互联网   来源:      阅读次数: 350

“如果一个产品,让司机、出租车公司和乘客都得益,政府为什么要禁止它?又何必担心赚不到钱?”面对纷纷扰扰,陈伟星对自己产品的信心从来未曾动摇。2012年8月,他和团队酝酿多时的打车应用“快的打车”上线,目前占据了上海和杭州市场的首位,正以每个月超过三千位司机的速度向全国数十个城市推广,其中包括竞争对手的大本营北京。厂房改建的创业公司里,弥散的烟味混合着野心。

在日渐冷清的中国移动互联网投资领域,打车应用风头正劲——这里有最热门的概念“O2O”;这里有北京、杭州等一线城市的打车困难形成的高频次直接需求;交易标准化,口碑传播迅速;智能手机向千元普及;所有这些都让投资者们激动的挥舞起支票,“我从来没见过O2O哪个行业像打车这个行业这么快,这么让人兴奋。”阿米巴基金的李治国是快的打车最早期的投资人之一。

率先奠定的格局是“北有嘀嘀打车,南有快的打车”。他们已经吸引到了互联网巨头们的主意。嘀嘀打车和腾讯互动频繁,不时传出投资、和微信合作的消息;从杭州崛起的“快的打车”亦披露阿里巴巴的投资,即便数量不大。

新加入的竞争者显然不满足现状:红杉资本千万美元投资摇摇招车,租车应用的老大易到用车低调加入,从2012年初开始,陆续涌现的20多家打车应用,让用户从广告牌直到手机垃圾短信感受到了白热化的竞争,一位自认行业领先的打车应用创业者也不得不承认:“几个月走过了几年的历程,从零到世界大战”。

科技博客的批评者没有吝惜文墨:打车服务不是大众需求、没有可见的商业模式、无法对抗腾讯微信。比言论更挥之不去的是来自政府的阴影,带有公共服务属性的出租车行业曾经历过从个体承包到统一管理的历程,这让很多评论者认定,全能型的中国政府一定会复制当年,通过出租车公司介入或者直接出台规范,将所有这些雄心壮志的打车应用釜底抽薪。

这些打搅不了陈伟星,恐怕也难以影响其他打车应用领域的领军者。

“我们不要把政府想象得那么霸道,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改革的方向一定是市场化,只要这个产品让出租车行业的效率更高,政府一定会听取各个利益相关方的意见。”1983年出生,陈伟星依靠网页游戏积攒第一桶金,跻身福布斯30岁以下创业者,另一个身份则是杭州市政协委员。在他看来,打车应用是为政府的改革撕开了一个口子,“改革一定会触动一些利益相关方,我们要给政府时间,慢慢解释给他们听。”顶着“青年创业代表”光环的陈伟星,娴熟的运用着官方话语,向《福布斯》解释着为什么打车应用不必担忧政府的干涉。

带有官方性质的一家中国网站为加价叫车冠上的名头是“让平等的公共服务沦为富人优先",陈伟星则用许多事例来反驳:“杭州一位孕妇,住在翡翠城,急着要去医院,这时候她就是需要急用车,加些价格,表达感恩,是最自然不过。”“我们会扰乱正常的秩序吗?电话调度也会无视路边打车的乘客,等到我们覆盖到更多的司机,效率只会更高。”

中国江浙一带政府相对宽容的理念已经缔造了一个阿里,陈伟星自信的拍着大腿,“我在做这个产品之前,也给一些政府人士看过,他们都表示认可。”他持续保持着和政府的沟通,也巧妙的规避着政策风险,给予乘客最大的权力:“快的打车百分之七十的业务是不给小费的,纯粹是一个调度平台。乘客主动加价寻找司机的那部分业务,小费按照乘客的意愿给,也可以不给,出租车司机也没有发言权,这样就不违反规定。”

目前为止,快的打车还从没有受到来自上海、杭州政府的压力,而出租车公司对类似应用从推广初期的抵抗进化到了如今的鼓励。“出租车公司和司机的利益是一致的,效率高了,他们也可以多投放车辆。”陈伟星反复强调,打车应用的出现,所有利益相关各方都得利。只有他们还没赚钱,他现在需要的是做的能多大就多大,变成一个既成事实,变成“另一个利益相关方”。

滴滴打车同样马不停蹄的和官方建立联系,高调宣布和北京市出租车调度中心96106达成合作,将嘀嘀打车叫车订单与96106订车终端打通——即使司机端的客户体验可能受损。 “从长期来看,打车应用会取代效率较低的电话调度,我们成本低,效率高,更市场化,几台服务器就行,用不着电话席位,终有一天出租车公司会把这部分服务包给我们,一起建立完善的生态产业链。”颇有耐心的陈伟星有一个三年到五年的规划,他等得起——作为网页游戏行业的第一批成功者,他有足够的钱可以烧,有足够的技术力量可以支配,投资人也络绎不绝的找到他,希望能够在领军者的公司里分一杯羹。

经常有人问陈伟星“打车应用没有商业模式未来”,早已财务自由的他抱着一种超然的战略态度:“打车是一个几千亿市场,能够容纳2-3家领先者,其他公司可能都会死掉,一旦形成优势,无论从司机、从用户,从出租车公司,我们总可以分到一杯羹。” 他相信,移动互联网平台会比互联网平台更快建立起有商业模式的平台。

眼看着腾讯和阿里,在互联网行业创业的每个人都希望做成这样的平台,但不是每个人都拥有长期保持低收入,依旧不焦躁的耐久力。北极光创投邓锋这样总结:“平台类产品,即使发展时间很长,做到很大,也难以产生高额利润。可一旦平台建成,就不可或缺,拥有强大的竞争壁垒,就像淘宝。”

所有O2O应用竞争的双翼都是产品体验和线下推广。快的打车的首席运营官赵冬用“血汗与黄金”形容打车应用线下营销的方式:“出租车司机都是大叔,所以美女推广最有效,对司机返点,送充电器,无所不用其极。”被陈伟星拉入快的打车的赵冬,亲历了打车应用从无人关心到激烈竞争的过程,他更警觉的还是同为创业者的竞争而非巨头进入,“巨头不会直接进入O2O,因为这是最苦的行业,你需要一个一个城市和线下去沟通,巨头玩不来,所以给了我们创业者机会。”

浙江大学毕业的陈伟星,更在乎的是体验:他不怕竞争,从大学开始就在江浙创业圈里游走,他甚至善于在恶劣的环境里摸爬滚打。在孵化这款打车应用前,这个项目组曾经做过拼车应用,在杭州已经初尝了激烈竞争的滋味。即便在南方,他也远不是第一个做打车应用的创业者,“为什么我能做成?因为别人都重视运营,但我在乎产品,一个像素一个像素的去纠结,我们记录下司机的每一单,记录下他们的偏好,让司机拿到最适合他们的单子,而不一定是最近或者价钱最高的。”

你已经很难用创业者来定义陈伟星,他更像一个创业召集人。如今他不再直接管理快的打车的运营,他的朋友,曾是跨国公司高官的吕传伟“几乎放弃一切”投入到这个项目中担任CEO,“他比我更适合”。COO赵冬则是他曾投资过的创业者。“我告诉他,这个项目更牛。”

“你相信移动互联网,能让这些垄断的、低效率的行业变得更市场化,然后更好吗?我是相信的,垄断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我们只需要让他们慢慢接受,要个三五年。”陈伟星摆弄着手边的烟盒,眼睛时不时瞟向iPhone上跳出的新提示,“不过我马上会上线新的项目,也是O2O,移动互联网——几个月后你们就可以看到”。(来源:福布斯中文网)

咨询电话:
010-62978780
售后电话咨询:
400-082-9909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