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外6月3日报道,随着中国国内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从个人电脑到智能手机,中国企业巨头纷纷发力国际市场。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一些国外老牌企业表现疲软、新兴市场不断成长,这些都为中国企业进军海外提供了巨大的优势。今天笔者就为大家简单总结一下,国内那些放眼全球、雄心勃勃的中国科技巨头。
联想:敢于挑战的“行动派”
联想总部位于北京。其“为了行动派”(For those who do)的口号很好地诠释了联想的品牌理念和希冀。自从2005年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以来,联想品牌在全球的认知度和地位一直不断提高。尽管当初这笔交易引发了多方争议甚至不满,但联想最终用数年的努力打造了一个世界级的电脑王国。从出货量而言,如今联想已经赶超惠普,成为全球最大的PC厂商。尽管如此,联想还是没有停止过扩张业务版图的野心。
今年1月,联想宣布斥巨资收购IBM低端服务器业务和谷歌旗下摩托罗拉移动智能手机业务。由于这两项业务一直亏损不断,联想此举一时间引发了巨大争议。不过,通过收购摩托罗拉移动,联想智能全球手机市场份额总计达到6%,成功跻身为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仅次于三星和苹果。当然,联想的野心并不满足于此。
美国《商业周刊》的一篇深度报道曾将联想描述成科技界的“清道夫”,称其总是敢于将别的企业避之不及的业务纳入麾下。联想负责人表示,对于联想而言,竞争对手已经从惠普、宏碁等PC厂商转为三星、苹果等智能手机厂商。联想的目标是成为一家千亿美元级别的公司,光靠发展PC业务甚至是服务器业务,这一目标显然无法实现。
不过,联想的这一目标可谓任重而道远。2013年至2014年财年,联想总营业利润率仅为2.1%。有分析师指出,今年第一季度,联想的总经营利润为2.3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45亿元),与摩托罗拉同期亏损相当。因此如果联想无法将摩托罗拉扭亏为盈,其对摩托罗拉的收购将成为巨大的败笔。
华为:实力超群、不断进取的巨人
华为2013年总销售额为39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439.606元),迄今共拥有36311项专利,而且大量专利都涉及最新的4G LTE网络技术。此外,华为还资助了英国萨里大学的5G网络技术研发工作。
不过华为的海外业务并非一帆风顺。尽管其在搭建骨干网方面非常成功,但是由于创始人任正非的军人出身,华为受到了许多西方国家政府的监督甚至是禁令。美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明令禁止华为在公共领域提供服务。2012年,美国众议院下属情报委员会更是表示,私营企业也应当警惕华为造成的“威胁”。
事实上,美国政府的这种论调并不成立。华为董事会中不乏西方人士,而且华为的领导机制也是非常特别的轮值制,由3位董事会成员轮流当值首席执行官的角色。
华为的目标显然是全球化。2013年,其在中国国内营收仅占总营收三分之一多一点,而欧洲、中东地区以及非洲市场所创营收反而更高,并以高于9%的速度增长。据市场调研机构Kantar ComTech的数据表明,在欧洲,由于大量预算有限的用户更倾向于价格实惠的产品而非一味追求品牌,华为去年在当地的销售额翻了超过一番。
2013年,华为出货量达到5200万台,同比增加60%,不过仍然仅处于盈亏平衡点附近,因此华为在智能手机方面显然还有更大的目标。此外,在电信网络、大型业务的系统配置等方面,华为也在积极寻求更大的突破。
小米:屡创奇迹的“另类”玩家
作为国内人气颇高的手机厂商以及新晋平板厂商,小米似乎从2013年8月“猎得”谷歌安卓产品管理副总裁雨果•巴拉(Hugo Barra)时起,就开始逐渐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从去年年底起,小米在海外市场频频发力。目前已经进入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地市场,并已经确定下一步海外市场路线图。
在国内市场,小米今年4月销量再次超过三星,位居第一。市场调研机构Kantar ComTech称,这已是小米第二次问鼎销量冠军。如果小米能够经常取得这样的成绩,将会对各大竞争对手造成不小的威胁。
腾讯:用户粘性极强的巨头
腾讯总部位于深圳。其旗下即时通讯类应用“QQ”坐拥6.5亿的惊人用户数量,远超WhatsApp的5亿用户。然而,尽管腾讯是全球前五大互联网公司,但是其在亚洲以外地区却少有人知。
腾讯在香港上市,市值约为15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379.65元)。这样一家业界巨头为什么在海外的知名度如此之低,一般认为,主要是因为其没有大力开拓海外市场。也许这对于海外的一些服务提供商是件幸事。就拿腾讯旗下的嘀嘀打车来说,其在中国国内注册用户数量高达4千万。以腾讯的财力,这样规模的服务如果进军国外,Uber或是Hailo等西方流行的打车软件可能会面临相当尴尬的局面。
百度:进军海外计划步步为营
在中国,最常用的搜索引擎并不是谷歌,而是本土企业百度。事实上,谷歌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仅为个位数。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早年是新泽西的一位软件开发者,1996年取得一项网络搜索排名技术的专利。在当时,谷歌的两位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2000年,李彦宏创建百度,如今百度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几乎达到三分之二,用户数量令人咋舌。
不过,百度的海外拓展计划并不顺利。2007年。百度尝试进入日本市场,但以失败告终。随后,百度开始在新加坡、澳大利亚、印度和巴西等地设立研究机构和办事处,下一步进入美国也并非没有可能。也许百度海外拓展的脚步略显谨慎,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不具有在更大市场称霸的野心。
中兴:多元发展的巨头
中兴的总部同样位于深圳,于1985年成立。中兴致力于生产网络设备、移动终端和配套软件等产品。市场研究机构IDC的数据显示,中兴与华为、联想、小米等国内厂商一道,同为全球十大智能手机生产商。和华为一样,中兴同样面临了西方政府的质疑,担心中兴会危及其安全利益。
前不久,中兴发布了搭载Firefox OS系统的智能手机,极具性价比,再度吸引世人关注。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样的低价产品能够助力中兴攻占新兴市场,不过即便Firefox OS系统未获成功,在安卓领域中兴同样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
阿里巴巴:在线交易领域霸主
阿里巴巴是全球B2B电子商务顶级品牌。在中国,大量的电子交易都通过其完成。甚至有数据显示,中国60%的快递都与其有关。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服务“支付宝”更是占据了中国在线支付市场的半壁江山。2013年,阿里巴巴营收为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68.9亿元)。
2013年9月,由于与香港交易所谈判破裂,阿里巴巴打算改为赴美上市。此举使得雅虎的股票备受关注。由于雅虎拥有阿里巴巴24%的股份,阿里巴巴上市后,雅虎持有的这些股票价值可能高达40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518.4276亿元),而雅虎本身的市值仅为3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87.2亿元)。尽管雅虎可以选择套现,但曾经一笔小投资的价值如今却超过了母公司,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令雅虎非常尴尬。